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发布!

2018-03-09 医脉通临床指南

"发热待查"是感染科疑难疾病诊治中的难点。合理临床诊治流程可以提高发热待查的诊断水平。为规范发热待查临床诊治流程,《中华传染病杂志》编辑委员会根据发热待查的特点、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,于2016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发热待查的诊治流程进行了讨论,并形成《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》。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发热待查的诊断与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。

以下为该专家共识主要建议内容。


发热待查定义


建议1:统一将"fever of unknown origin"命名为发热待查。


建议2:将发热待查分为经典型发热待查、住院患者的发热待查、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和HIV感染者的发热待查4类。


经典型发热待查诊疗的建议流程


注:PDC为获得的诊断线索;DIC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;HIV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;CT为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;18F-FDG为18-氟-脱氟葡萄糖;PET-CT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;PET-MRI为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;NSAID为非甾体抗炎药

图1 经典型发热待查诊疗的建议流程


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


建议3:经典型发热待查的诊断需结合病程、体温、既往疾病史,特别应注意的是,患者应为完善系统全面检查后仍不能确诊的患者。


建议4:系统全面的检查应包括: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粪便常规+隐血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电解质、血培养(3次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抽取)、胸片和腹部B超(肝、胆、胰、脾、肾)。

病因初筛(第一阶段)


建议5:完善的病史采集需包括完整的热程记录、热型分析、伴随症状、外院检查结果及详细的病史。


建议6:体温监测应保证每天至少4次,考虑中枢系统发热发热时,可同时测量多部位体温。


建议7:需每日观察评估一次患者的一般情况,检查皮肤、甲床、淋巴结、五官、心、肺、肝、胆囊、脾、外阴及肛门、脊柱与四肢及神经系统等。对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,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

建议8:建议第一阶段筛查项目需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粪便常规+隐血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电解质、外周血涂片、甲状腺功能、乳酸脱氢酶、肌酸激酶、血糖、血培养3套(需氧瓶+厌氧瓶)、中段尿培养+菌落计数、降钙素原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套、红细胞沉降率、C反应蛋白、铁蛋白、免疫固定电泳、免疫球蛋白、淋巴细胞亚群分类(T淋巴细胞、B淋巴细胞、自然杀伤细胞)、自身抗体谱、肿瘤标志物、HIV、梅毒RPR和TPPA、标准心电图、腹部B超、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、胸部CT平扫。


针对性检查阶段(第二阶段)


建议9:第二阶段检查措施需注意两个原则:特异性高和从无创到有创。


建议10:在诊断困难的病例中,必要时可多次重复有创检查,以获取临床线索。


建议11:不推荐PET-CT/PET-MRI作为所有发热待查的常规筛查手段。PET-CT的意义在于指示可疑病灶部位,为下一步的检查指明方向,不能仅凭PET-CT的结果做出诊断。


发热待查的治疗原则


建议12:对于体温≤39 ℃的发热,建议维持水、电解质的平衡而无需处理发热。


建议13:对于体温在39~40 ℃的发热,应积极使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物使核心体温降至39 ℃以下;同时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。不推荐在体温调控机制正常时单独使用物理降温。


建议14:对于体温>40 ℃的发热,或可能有脑组织损伤或感染性休克风险的患者,可在退热药物的基础上,用冷水或冰水擦拭皮肤或擦拭皮肤后使用风扇、冰毯和冰袋增加水份的蒸发。


建议15:诊断性治疗应局限于疟疾、结核感染等可凭借疗效做出临床诊断的特定疾病,不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。


建议16: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不应作为常规诊断性治疗的手段。


建议17:原则上不建议在病因未明的发热患者中使用激素,尤其不应作为退热药物使用。

以上内容摘自:《中华传染病杂志》编辑委员会.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[J]. 中华传染病杂志,2017,35( 11 ): 641-655.

【声明:本文经《中华医学杂志》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医脉通,仅限于非商业应用】

共识原文请见“阅读原文”



精彩回顾(点击查看)

❤  2017实用版儿童热性惊厥诊治共识发布!

❤  最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共识发布!

❤  我国发布首部《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》(附全文)

❤  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预防,需要遵循这些原则!

❤  2016 ATS/CDC/IDSA指南:药物敏感性结核的治疗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